本報承德電(記者陳寶雲)在北方極為罕見的娃娃魚,近日現身灤平縣窟窿山水庫,但令人惋惜的是,這條近半米長的娃娃魚已經死亡。早在2009年,該水庫就曾發現過“娃娃魚”的身影,本報曾進行過報道。對於此次出現的死“娃娃魚”是否是此前發現的那條,水庫方面還無法確定。
  隨著天氣的轉暖,窟窿山水庫冰封的水面也逐漸融化。憋悶一冬天的釣魚愛好者紛紛走出家門,來到了水庫旁垂釣。3月23日,正值周末,上百名釣魚愛好者來到了水庫邊。一些溜達著尋找下桿好位置的人突然在岸邊的石頭上發現了一條怪魚,大家仔細辨認,一致認為這條怪魚就是有“生物進化史上的活化石”之稱的娃娃魚。
  窟窿山水庫怎麼會有娃娃魚呢?一些好奇的釣魚愛好者將這件奇聞告訴給了記者。3月24日,記者在窟窿山水庫的岸邊,找到了這條長約50釐米的娃娃魚。走進觀察,這條娃娃魚抬著頭,張著大嘴,可能是浸泡時間過長,它的體態已經浮腫,外表呈灰白色。
  據在水庫邊垂釣的李先生介紹,他最近幾年經常到這裡釣魚,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水庫里有野生娃娃魚的傳聞。“大家都很稀奇,估計是被人放生到水庫里的。”
  早在2009年7月份,本報就曾報道,灤平縣窟窿山水庫發現了娃娃魚。當時據水庫的工作人員介紹,2009年7月3日一大早,他們在水庫南岸發現了一個地籠,裡邊出現了一個看著像魚又不像魚的東西,由於這個怪東西自水庫修建以來從未見過,工作人員及時將其保護了起來。後經該市水產專家證實,原來是條在我國北方地區十分罕見的兩棲動物——— ——“娃娃魚”。這條“娃娃魚”身長50釐米左右,重量約為5公斤,頭酷似青蛙,長有4條短腿,全身顏色和常見的鯰魚十分相似。
  據承德市畜牧水產局水產專家谷雪飛介紹,在北方基本上沒有“娃娃魚”,由於娃娃魚對生存環境要求很高,以前北京動物園曾試養過幾次,但都死了。2009年,發現娃娃魚後,窟窿山水庫管理處曾表示,將與有關部門商議如何保護好那條娃娃魚。
  結合此前的報道,記者推測,這條已經死亡的娃娃魚和2009年發現的那條極為相似。3月25日,記者採訪了窟窿山水庫管理處工作人員。在聽完情況介紹後,工作人員讓記者向水庫負責水產工作的廉先生咨詢。廉先生告訴記者,窟窿山水庫的魚種包括白鰱魚、鯽魚和鯉魚,以前他本人沒有發現過娃娃魚。“我們還不知道有人發現死娃娃魚的事情,但這條娃娃魚是野生的還是放養的,我不太清楚。”廉先生還表示,自己不清楚水庫方面是如何保護2009年發現的那條娃娃魚的。
  相關鏈接
  “娃娃魚”學名叫大鯢,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兩棲類動物,傳說它們詭異的叫聲如同嬰兒的啼哭,因此被叫做“娃娃魚”。主要分佈在我國華南、西南的深山裡,常見的一般是2-5公斤,屬於國家的二類重點保護動物。大鯢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到現在已經200多億年了,因此又被稱作“生物進化史上的活化石”。
  (原標題:灤平一水庫發現死“娃娃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95zodjw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